首页 >> 新闻 >> 财经新闻 >> 资管通道业务被全面封杀 对股债楼市意味着什么?

资管通道业务被全面封杀 对股债楼市意味着什么?

2017年05月22日 11:11 来源:华尔街见闻 
据财新,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提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强调不得让渡管理责任。 财新援引接近监管人士称,上述表述实际针对的是整个资管行业,包括券商资管、基金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

  (原标题:证监会全面叫停通道业务 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证监会首提全面禁止通道业务,资管“去通道”拉开帷幕。

  据财新,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提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强调不得让渡管理责任。 财新援引接近监管人士称,上述表述实际针对的是整个资管行业,包括券商资管、基金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

  在国金策略团队组织的电话会议上,某大型券商机构金融董事总经理分析称,标准意义上的通道业务绝大部分投向非标,故限制之后对股债两市的影响是有限的;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将融资困难,若未来模式降低银行存款规模,进而影响贷款规模,是否提高社会融资成本值得思考。

  通道业务现状

  通道业务是什么?

  在国金策略团队举行的电话会议上,某大型券商机构金融董事总经理介绍,通道业务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同业业务,主要投资于非标市场,有三大典型投资方向:

  一、信托受益权银行有大量投资需求是通过券商的资管计划或者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计划来投信托的计划;

  二、票据收益权 ,主要是对已经贴现的票据进行买入或者回购 ,该业务产生的根源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后计入银行的贷款规模,部分贷款规模不够的银行有强烈需求转让票据资产,是扩表的动作;

  三、委托贷款 ,如融资受到一些政策影响的房地产行业、政府融资平台,会产生银行通过资管计划进而投资的方式方法 ,包括最近做的比较多的通过资管计划参与产业基金,产于有限合伙企业的LP,认购契约性基金等等,跟委托贷款的性质相似,主要解决商业银行对限定行业或者融资人信贷投放的需求。

  四、满足银行自身对存款需求 ,如同业存款、存单质押,均能实现银行存款规模的增加,从而释放表内的存款。

  通道业务为何遭全面禁止?

  前述大型券商机构金融董事总经理在国金策略团队举行的电话会议上指出,证监会这项举措是在金融市场去杠杆、去监管套利的背景下发生,是监管层面的共识。

  该董事总经理预计,不得让渡管理责任表明未来券商开展资管业务必须是主动管理的,未来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必须承担投资标的的筛选、尽职调查、投后管理、清算交收等。资管通道业务虽然在合同中有现状返还这样的条款,但一旦业务本身发生风险,券商和基金公司是管理人,是法律主体的责任无法规避,就有成为原告和被告的可能。

  全面禁止通道业务有何后果?

  前述大型券商机构金融董事总经理表示,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后,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困难,标准意义上的通道业务被限制后对股债两市影响有限,若未来模式降低银行存款规模,进而影响贷款规模,是否提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值得思考。

  ·假设“存量的到期不续,增量不新增”,通道业务实际的收入并不高。按简单统计,券商资管收入占券商收入9.5%左右,不同资管机构的通道业务收入比例差异很大。按中位数25%计算,考虑到未来通道业务收入为0,对证券行业收入的影响在2%~3%左右。未来5-6个月到3年之内会是通道业务规模逐渐降低,乃至规模降低为零的时间周期。

  ·只要银监会不禁止,信托是可以做的,但考虑到资本充足率考核,预计可承受规模是有限的。银监会要求非系统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18年底要达到12.5%,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10.5%,核心资本充足率9.5%。这意味着,在一个信托公司资本金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要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其风险资产是在一定规模上受限的。

  ·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困难。若未来资管计划实现金融融资受限,且银行表内贷款难以实现,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两个商业银行目前最大的客户——的融资会变得困难。

  ·标准意义上的通道业务绝大部分投向非标,故限制之后对股债两市的影响是有限的。

  ·禁止房地产和地方平台贷款在表面上增加新的贷款是共识,也会降低很多银行的存款规模,部分商业银行有不少存款是通过存贷收益权和同业存款这两种模式拿到的,若未来的模式降低银行存款规模,进而影响贷款规模,这是否会提高社会融资成本也值得思考。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观点类似,其认为资管通道业务的收缩不会对券商的收益有较大影响 ,但券商资产管理规模缩水将是大势所趋。

 
分享:
深港看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深港在线综合"的所有作品,均由本网编辑搜集整理,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观点、配图等内容,版权均属于深港在线,未经本网许可,禁止转载,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门小说
微信公众号